诸天以剑问道_第39章 高人隐藏,死亡迫近危机感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9章 高人隐藏,死亡迫近危机感。 (第1/3页)

    《道德经》五千多个字,可谓是字字珠玑。不同的心境,读起来会有不同的体悟。

    王希尧花了几天的时间,把《道德经》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。之后,就是早中晚,各大声背诵一遍,每日不得间断。

    一个月以后。

    整篇《道德经》好像就是刻印在了王希尧的意识深处,想要忘记都忘不掉。

    只可惜。

    就算能把《道德经》倒背如流,也没什么用。

    可能是经历不够,也可能是智慧不足。总之,王希尧对《道德经》的感悟,只是流于表面,根本就没有领悟到其中的精髓。

    王希尧心中暗道:“我现在总算知道,当年孔子拜老子为师,为何不学习整篇《道德经》,而是只选择了‘德’的部分。‘道’的部分,没有一点天分的人,是不可能短时间真正入门。”

    孔子选择了《道德经》的“德”篇,以“仁”字为核心,不断延伸,就形成了儒家思想。

    孔子只是把《道德经》学了一半,就做了圣人。可见《道德经》里面蕴含着多么大的智慧。

    王希尧注重的则是“道”的部分。可是恰恰是这一部分,是最难学,最难领悟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朝会大殿中,刘协坐在皇位上,一脸铁青地望着曹操。

    刘协心中异常愤怒。

    曹孟德这是在逼宫!

    逼朕封他为王!

    可是。

    当看到八成以上的文臣武将都跪在地上,要求下旨册封曹操为“魏王”,刘协心中又是那么无助。

    一种无力感把刘协的内心给填满了。

    满朝文武,八成以上都是曹操的党羽。

    只有不到两成的人支持刘协。

    哪怕支持刘协的大臣当中,有荀彧和贾诩这两位智慧通达的谋臣,但面对曹孟德的时候,他们依然是觉得力不从心。

    曹操封王,大势所趋。

    哪怕刘协是皇帝,也不得不妥协。

    刘协深吸一口气,忍着愤怒说道:“既然各位文武大臣都觉得曹太尉该封王,那么……朕准了。只不过,朕在此要问曹太尉一句,朝廷何时能够平定冀州,灭了袁本初的势力?”

    曹操一脸坚定地说道:“半年。只需给臣半年的时间,就能灭了袁绍。”

    刘协说道:“好。朕就给你半年时间,要是你不能灭了袁绍,提头来见。没有其他的事情奏报,就退朝吧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曹操带着麾下的文武大臣们向大殿外走去。

    经过光禄大夫荀彧身边的时候,曹操停下了脚步。

    “荀彧啊,刚才的情形,你也见到了。”曹操笑着说道,“不是我曹孟德要王位,是整个朝廷非要封曹某为王,实在是不可推辞啊。文若你有王佐之才,以前一直和曹某谈大势。什么是大势?众望所归,就是大势!”

    荀彧一直都是把自己定位为汉臣,他效忠的对象,其实不是刘协,而是大汉王朝。

    得知了曹操的野心,荀彧就不再为曹操谋划,转身选择支持皇帝刘协。

    荀彧和曹操的理念不合,分道扬镳是早晚的事情。荀彧离开,曹操有些惋惜,但是没有做过多的挽留。

    荀彧是有智慧,可是曹操的麾下,有智慧的人并不少,特别是司马懿,谋权的手段更是在荀彧之上。

    荀彧擅长的是内政和制定军事战略,司马懿擅长的谋权和洞察人心。

    两者的能力,其实并不高下之分,只是各自擅长的领域不同。

    可是荀彧要和司马懿斗,那么就必输无疑。

    司马懿会隐忍,是玩儿阴谋诡计的顶尖高手。荀彧是正人君子,当然是斗不过阴险狡诈的司马懿。

    荀彧说道:“曹太尉……不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