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强厨神赘婿_第六十七章 大战燕国流浪厨师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六十七章 大战燕国流浪厨师 (第3/7页)

和软些。另将黄豆炒熟后,轧成粉面。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,然后抹上赤豆沙馅(也可用红糖)卷起来,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,撒上白糖就成了。

    钟天正驴打滚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,层次分明,外表呈黄色,特点是香、甜、粘,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。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,故称豆面糕。但为什么又称“驴打滚”呢?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,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,如郊野真驴打滚,扬起灰尘似的,故而得名。这一点连前人也发出疑问。《燕都小食品杂咏》中就说:“红糖水馅巧安排,黄面成团豆里埋。何事群呼‘驴打滚’,称名未免近诙谐。”还说:“黄豆粘米,蒸熟,裹以红糖水馅,滚于炒豆面中,置盘上售之,取名‘驴打滚’真不可思议之称也。”

    钟天正原料准备有江米粉、红豆沙、黄豆面。把江米粉倒到一个小盆里(量根据吃的人数定,人多的话就多一点,要是有小馋猫在的话,也要多一点),用温水和成面团,拿一个空盘子,在盘底抹一层香油,这样蒸完的面不会粘盘子。将面放在盘中,上锅蒸,大概20分钟左右,前5~10分钟大火,后面改小火。在蒸面的时候炒黄豆面,直接把黄豆面倒到锅中翻炒,炒成金黄色,并有一点点糊味(注:有糊味不等于炒成黑色!)大概炒五分钟左右,出锅。把红豆沙倒出来,放半小碗水,搅拌均匀,待用。待面蒸好(要摊在盘子中,且要蒸熟),拿出,在案板上洒一层黄豆面,把江米面放在上面擀成一个大片,将红豆沙均匀抹在上面(最边上要留一段不要抹),然后从头卷成卷,再在最外层多撒点黄豆面。用刀切成小段(切粘面的时候在刀上沾上清水,就不会粘刀了),在每个小段上再糊一层黄豆面,然后放在盘子里,这样,一盘好吃的驴打滚就出锅。

    钟天正准备了糯米粉100克,玉米淀粉25克,糖30克,色拉油3大勺,水150毫升,细沙若干,黄豆粉、椰丝各适量。制作过程有糯米粉、淀粉、糖粉、色拉油、水等,混合搅拌成浆的样子;准备一个方形的微波饭盒,微波食品袋一个,将食品袋放入饭盒中,把浆倒入食品袋,并且把食品袋整理好,不要有褶子,微波5分钟。取出食品袋,在案板上放平,然后用擀面杖轻轻擀一下,擀的稍微薄一点,长一点,然后隔着食品袋切成两块。剪开食品袋,揭去上面的薄膜,把细沙袋剪掉一个约两厘米的口子,口子的大小关系到挤出的细沙的多少,挤到中间,然后把下层食品袋剪开,这样变成两块了。

    他拎着食品袋把糯米片包着细纱卷起来,捏合;案板上垫保鲜膜,撒上黄豆粉,把糯米卷放上去,揭掉食品袋,滚满粉,这样就不沾手了。快速切断,用同样的方法滚上椰丝。炒黄豆面要有糊味,但是千万不要炒成黑色。蒸熟的江米粉要摊在盘子中。切粘面的时候在刀上沾上清水,就不会粘刀了。糯米粉100克、豆馅750克、黄豆粉150克。白糖水150克、桂花5克。糯米粉用水和成面团,蒸锅上火烧开,笼上铺湿布,将和好的面团放在蒸布上,盖上锅盖,上笼大火蒸40分钟。黄豆粉炒熟。白糖水、桂花兑成糖桂花汁。将糯米面裹上黄豆粉,擀成片,抹上豆馅,卷成筒形,再切成小块,浇上糖桂花汁即可。

    钟天正准备了,主料有糯米粉适量,辅料有黄豆面适量、红豆沙适量、温水适量。准备好材料有糯米粉、黄豆面、红豆沙、温水。糯米粉倒入容器,加入适量温水,揉成光滑滋腻的面团。在盘底抹一层香油,将面放在盘中,包上保鲜膜。上锅蒸,20分钟左右,前5~10分钟大火,后面改小火黄豆面倒到锅中翻炒,炒成金黄色,并有一点点糊味。(有糊味≠炒成黑色)。待面蒸好取出,包入抹少许油的保鲜膜上擀成片。切去边角,将红豆沙均匀抹在上面,从一头卷成卷。在最外层均匀的撒上黄豆面。

    豆面卷子起源于东北地区,在北京称驴打滚,是满洲(东北地区,铁岭等地)以及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(满洲地区一般叫豆面卷子),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,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。源于满洲,缘起于承德,盛行于北京。驴打滚”很快就传到了北京,成为北京的一种风味小吃。自古以来承德地区就盛产一种黍米,据《热河志·物产》记载:“黍,土人称为黄米”。这种黍米,性粘,承德叫黄米,可闷干饭,或碾成粉用来做粘豆包、年糕喜吃粘食因为满族的狩猎生活,经常是早出晚归,吃粘食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