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六十九章:袭人上门 (第2/3页)
仗义每多屠狗辈,负心多是读书人! 所以,贾芸没怎么犹豫,便答应了贾琮。 而贾琮之所以去寻贾芸,一是因为,贾芸是唯一一个称得上好人的贾府族人。 贾蔷英姿俊美,年当少壮,是整个贾府最帅的,结发束带。 贾琮虽才十二岁,但英气暗敛。 反观贾芸,容貌枯黄,容长儿略有斑廯。 二嘛,则是贾芸这个人并不是庸碌之辈。 贾琮也是看中了这一点,培养自己人,贾芸算是不二人选。 “蔷哥儿,我打秦家回来到后廊下转悠。 往芸哥儿家逛了逛,见他家光景,实有艰难。 便拖他一同来求你,看族中能否为他安排一个活事? 也好让他衣食有个着落。” 贾琮的语气很随意,既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,也不是低声下气的口吻。 在贾氏宗谱排行里,他是玉字辈的。 贾蔷、贾芸都是草字辈,是他侄子。 贾蔷没有立刻应允,心里盘算道:“我这个新任族长当的也没啥大权。 随便来一个族人,皆是我长辈...... 琮三叔这两年奋发上进,日后没准儿...... 嗯,给芸哥儿一个糊口的去处也就是了。” 想明白此关。 贾蔷转颜笑道:“噢......看琮三叔说的,这叫什么事。 芸弟,咱们都是一家子人,我怎忍心看你这样子。 正愁两府装裱没个总管,你领了这份差事。 我待会就给你牌票,到账房支一百两银子,做好了这桩再说。” 贾芸眼前一亮,惊喜地起身拜谢:“谢琮三叔和蔷大哥这个情了。” 贾芸是个会来事的,心道:“琮三叔不喜排场,送什么好呢。 等领了银子,先打听打听再说......” 贾琮难得在宁国府吃喝玩乐,享受了一阵子。 期间。 旁敲侧击询问了一些贾珍贾蓉、尤氏、焦大等人的近况。 等叔侄二人出了府,贾芸偏要买东西送他。 贾琮没有婉拒,应景地收了几两麝香。 像贾芸这种懂得知恩图报的人。 贾琮也无法预测未来能有什么回馈。 但总先种下个果实,不是什么坏事。 ....... ....... 匪鉴阁书房。 贾琮目不转睛地盯着秦可卿出的那道题目,思绪飞速思索。 前世的他,对于婚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排斥的心理。 或许是受到了短视频的影响,又或许是因为父母的失败婚姻。 他的童年在家暴之中度过,因此心理也受到很大影响。 不幸的家庭,不幸得婚姻,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各自有各的不幸。 从小耳濡目染,直到步入社会。 甭管见闻再多,他对婚姻一直是持排斥、质疑、缺乏信心的态度。 如果说脾性多是天生的,那么人的三观,往往是环境逼造出来的。 至于十几岁成婚,于封建社会来讲并不奇怪。 一般古代王朝的法定结婚年龄,都是在十一二到十五六岁之间。 民间老大不成婚的,官府还会强行婚配。 但现在的贾琮,四五年之内,应该不用担心这个。 勋贵家的公子哥怎么说也要十五岁之后,父母才会安排婚事。 晴雯俏生生、乖乖地在一旁磨墨,一对儿狐狸媚眼。 一会看看男儿的俊脸,一会又瞧瞧案卓上的文章。 贾琮专心致志,依照题目“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”。 下笔道: “想双文之目成,情以转而通焉。” “盖秋波非能转,情转之也.......” 晴雯穿着红背心、绫裙,贾琮教她认了些字。 但她可没读过西厢,对此亦是睁眼瞎,只得找话儿说:“唉!今儿早王善保家的透口风出来。 说是琮三爷出门时带了一千两银子捐给顺天社仓,如今却怎么不见个影儿? 估摸是大太太常念叨,王善保家的再狐假虎威.......” 晴雯性子率真,不会藏着掖着,有什么就说什么。 性格真诚,却往往会无意中得罪人,这一点和林黛玉很像。 要换成袭人,袭人就不会这么直白,宝钗更不会。 贾琮只当作听不见似的,静静思索、下笔。 直到